在看完好幾本村上春樹的小說後,終於開始看他得新人賞的那本「聽風的歌」。書前面的介紹裡寫著村上春樹在29歲的時候,突然有想要寫小說衝動,雖然我還搞不太懂為什麼一邊喝啤酒一邊躺著看廣島隊和養樂多隊的比賽是怎麼帶來寫作的靈感的,不過這個靈感還來的挺有意思的。

29歲的我在看村上春樹29歲的時候寫的書。話說回來,這本書也快要29歲了,裡面有許多的東西對我來說都是上一個世代的人所經歷的東西了,對於裡面所提到的音樂、歌曲、書籍,我或許還曾經聽過、看過、讀過,不過對於一些學運、嬉皮,或是歷史性的事件,就有些遺憾了。其實看著他寫著許多英文老歌、書籍,我不禁開始猜想,在大學時候愛看未央歌的老爸,愛聽翻譯小說跟聽英文老歌的老媽,是怎麼面對生活的,是否心理也是如同村上春樹筆下的人物(或是本人)一樣的對現實有茫然,對現狀不滿等。

對於甘迺迪、艾森豪,跟有貓王普萊斯的電影,其實真的都對我來說太遙遠了,甚至於對我來說只是存在於書本上的東西,我想我永遠無法體會甘迺迪被暗殺的那一刻對一般人來說是怎麼樣的震撼,對於之後的生活會有什麼樣的影響,畢竟無法在把自己放到那個時空去,也無法replay。

我在看這本書前完全不知道戴立克.哈德費爾是誰,但對於一個以「右手抱著希特勒的肖像,左手撐著一把傘,從帝國大廈的屋頂跳下來」結束生命,卻依然沒有造成什麼不得了的話題的人物,卻開始有些好奇,不過當然先決條件是,真的有這一號人物存在,不知道我是不是艾可的書看太多了,對於作者在書裡面寫的人、事、物,總是很難的不抱持的懷疑的態度。

或許是因為先看過「挪威的森林」,總是沒有辦法的把兩個故事拿來比較,總是在讀到那個只有九隻指頭的女孩講的話的時候想到直子,總是在讀到書中的「我」回答那只有九隻指頭的女孩的話裡看到一絲像是渡邊的東西。也或許這些都是村上春樹書中的元素,根深蒂固在他個性裡的冷然與冷眼旁觀吧,像是旁觀的報導文學的書寫,使得這樣的性格由那隻書寫的筆帶入了書中人物的性格中。

整本「聽風的歌」裡所過的時間並不長,一個暑假都不到的時間,短短不到兩百頁的小說,要裝進這麼多拉拉雜雜的事情,還是嫌少吧,整個夏天不只是回到出生的街道,和好友喝啤酒,聽著老音樂,女孩的肌膚,還有看似言不及義,但卻又對往後的思想有些許影響的聊天。其實我真的很喜歡書中老鼠說的他自己想寫的那個有關在太平洋中船沉沒的故事,有絕對贊同書中那個我說的有關老鼠的這個故事的優點,一是沒有做愛場面,二是沒有人死掉。我也贊同這個故事是真的帶點悲傷的意味,特別是加上兩個人又在山腰上喝酒的結局。

書中的人物還在大學的階段,不知道村上已29歲的年齡寫著21歲的主角,當中是不是又帶著些對於過往時光的追憶之情?過往時光是不是美好是一回事,但經過了時間的粹煉之後,對於過往的苛責度總是會較低吧。過往也是一個你可以去思考所有看似無意義的事情,而不覺得你是在浪費時間的時光,一個可以光明正大的毫無生產力的時光,光是這個理由,就是一段該緬懷追憶的時光吧。

村上春樹的29歲寫了一本「我」緬懷21歲的夏天的小說,而29歲過了一半的我,在這半年聽了很多Jazz,看了很多小說,是否也該來緬懷一下過去的29年有記憶的部分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leepygir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