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mberto Eco(安伯托 艾可)的最新長篇小說依然厚重,依然精采。扛著Baudolino(波多里諾)來來去去許多趟,斷斷續續的收片段的時間看,終於在今天把最後幾頁給解決掉。果然Eco的書就是要看到最後一頁才能喘下那一口氣,然後直呼過癮。要不是因為上班時間比我預期的早了很多,也不用這麼可憐的掙扎看這麼久。如果是一口氣從頭到尾看完,一定會更有趣!

Eco在這本書裡繼續玩他那模糊的真實與謊言之間的界線,而玩弄讀者的手法又比之前更上層樓。比起我上一本看的昨日之島以混亂的角色扮演跟分割來唬弄讀者,這本書的主角波多里諾更是在一開始就光明正大的宣告「我是個騙子」,裡面對於許多探險中所遇到的人、事、物比之前的都要更荒誕不經,但卻又把故事說的讓你心癢難耐的想要相信它們是事實。(或是在故事中已經成功的讓許多人認為是事實。)波多里諾自己也說了,許多他捏造出來的謊言,不知道為什麼,居然也都成真了。

相信Eco除了對自己本身對於語言學、符號學等的專長外,對於歷史學的功力也是很深厚的。整個故事架構在大家在歷史課本都讀過的紅鬍子斐特列大帝,再加上十字軍東征的劇情,很容易就讓大家那麼相信了Eco在書裡對斐特列大帝的一些描述。好玩的是,Eco依照慣例在書中找了個類似讀者角色的聽眾,比起在「玫瑰的名字」裡只會乖乖聽話的見習修士,在波多里諾這本書裡的聽眾尼塞塔大人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他已經會不斷的懷疑說話的波多里諾話裡的真實性,但他依然跟我們這些讀者一樣,就算內心的深處「肯定的知道」他說的可是一句都不可信,卻又深深著迷於他所編撰出來的故事,有點心癢癢的想著這一切是不是有那麼一絲絲的可能是真的呢?(我在看完傅柯擺後也是這種感覺,也很想去找有關聖堂武士的資料,看是不是真有裡面說的那麼回事?)

書看著看著,其實已經不是在考證波多里諾說的話裡的真實性了,而是在期待著,接下來,他又會編出什麼樣的故事出來,當旁人提出疑意的時候,他又會如何來辯駁,如何來把他之前所說的話合理化呢?波多里諾是個大騙子這件事,其實沒有什麼好懷疑的,連他自己都這麼說,連他自己都說他的父母這麼說。到底他是不是跟他自己所宣稱的,對於語言的學習有特殊的天份,在和尼塞塔一起逃亡的途中,也沒有什麼實際的展現,最多掰個幾個字,幾句話,有的還是自己翻譯給尼塞塔聽的,到底對不對,又有誰知道呢?問題來了,一個說自己是騙子的人,到底有多少話是可信的呢?當然不是100%都不可信,不然就又陷入古老的哲學思辯裡開始研究他到底是不是個騙子。Eco就再度在模糊的真實與謊言之中發揮無盡的想像力,反正他一開始都說這個人是騙子,所以說的話大家不用太認真,那也就可以盡其所能的瞎掰。但是若以為Eco就這樣掰完這一大本書,那也就太小看他的功力,跟我這個很喜歡這本書的人的智商了。書的序言是唐諾(這個傢伙大概包辦了我喜歡的書的1/2的中文版序吧!)寫的,他提到張大春(還稱他為艾可的台灣本土第一號詮釋人,不過這是依時間序啦!)對於讀艾可的書的告誡。張大春告誡我們說,讀小說時但凡發覺有一點點可疑之處一定得秉住只此一原則,那就是「堅疑不信」。

這本書可以這樣讀,那樣讀。可以當作是一個叫做波多里諾的人的自傳,因為整本書的故事基本上就是架構在波多里諾這個人的一生(到故事結束前的那一刻)。也可以當作是一本遊記,因為裡面的主體是波多里諾的冒險故事,最大的篇幅在尋找那遙遠的東方教士國度。也可以當作是一本推理故事,因為裡面暗藏了很多的推裡線索,而這些線索在最後一刻才真相大白,波多里諾扮演著類似福爾摩斯的角色揭穿了詭計。也可以當作是一個悲劇故事,因為最後斐特列大帝真正的死因是挺悲情的(當然前提是要波多里諾說的故事不只是故事,而是歷史事實。)不過,你也可以把這本書當成一個瘋子的白日夢,畢竟,內容怎麼有可能是真的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leepygir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