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常會覺得我比一般人早熟。比聰明,比外表,比乖巧,比功課,比辦事能力,我可能都差別人一大截,但是如果說到獨立,我想這項我應該還過得去,至少我一向是個不太需要別人擔心的人。雖然是個超級愛哭鬼,會因為感情的挫折哭,會因為情緒低潮而哭,會因為工作的無力感而哭,會因為覺得全世界都跟我作對而哭,會因為想佳而哭,最常做的事是,一開始哭就跑去沖澡,一邊沖水眼淚一邊掉,等到掉的差不多後,眼淚擦乾後開始想"那現在該怎麼辦?"連帶的,說到生活,該有的不該有的各種經歷也不少,雖然新鮮事總是讓我感到有趣,但真要讓我興奮到尖叫不已的事,想來也沒幾件。有時我都有點疑惑,不到30歲的我,生活哲學會不會太老莊、太豁達,對於太多事情太不在乎?

昨天跟一個同學聊天,我突然有種"我是不是被保護的太好了"的感覺,我明明覺得我已經算是很有冒險犯難的精神,是那隻會被好奇心殺死的貓,不過昨天回頭想想,或許我也只是隻井底之蛙,雖然看遍了這個井裡的事物,不過終究只是這個井裡而已。同學說著18歲實驗自己的夢想開了家公司,還真的放下了心力去弄,並弄得很成功。想想,我的18歲,只顧著跟訓導處訓育組組長討論(爭辯?)一些有的沒有的事情,那時覺得我們學生的那些權益有多重要又多重要,到現在連討論的主題是什麼都記不起來,想必也不是什麼太重要的事。18歲的我覺得只想快點長大到夠成熟到面對真實世界,雖然急著長大,卻沒有真的想到要靠著自己馬上進入社會,似乎還是覺得可以躲在家裡的蔭庇一陣子,就算出去打工,也只是抱著好玩的心態,覺得是件挺酷的事情。現在想來,還真是個不成熟的小孩子,只會做著夢,然後自我催眠說因著這些夢想,自己事很厲害的。

想想,大部分的台灣的年輕人是很幸福的,父母保護的好好的,我已經算是很家裡不管不理的小孩了,但是我從來不需因為錢擔心下一餐在哪(只會因不知道要吃什麼而煩),就算真的身上沒錢吃飯,都還可以回家靠爸媽。朋友說,他在台灣的時候也有聽到很多台灣的年輕人說17-8歲就想搬出家門獨立啊,我無法克制的大笑說,要爸媽多付一份房租算什麼獨立?我大學畢業不想念研究所反到急著找工作的最大的原因是,我想要獨立,至少可以不用再靠父母的錢過活,雖然爭取搬出去自己住失敗,但是至少跟畢業前比起來,在經濟上獨立許多了,至少過年還可以包紅包給爸媽、外公外婆跟奶奶。現在趕著想畢業,也是同樣的原因,28歲的自己還不能完全獨立,想想挺可恥的。

想到在跟家裡爭取出去住的那一陣子,跟另一個英國人的對話,我問他,要是他是我,22歲大學畢業找到工作想要搬出去住,要怎麼說服父母?他用不可思議的表情看著我,他說,如果是他跟他媽媽說這樣的話,他媽會說,感謝老天,你終於要搬出去了。不是人家的父母薄情,而是他們在孩子到一定年齡的時候就把他們當獨立的個體看待,台灣父母大多把小孩當作自己生命的延伸跟責任(附屬品),巴不得孩子總是在自己的視線範圍裡,也總是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讓孩子日子過得好些。想想,父母那一代是相當辛苦的一代,自己白手起家努力打拼,梢有所成之後,上要奉養高堂,下要扶養我們這些不知感激的兒女,因為我們這些不知感激的兒女不爭氣,所以還得自己想辦法養老。老爸的一個生意上的朋友有一天在說(我想部分是說給我廳的),他跟他兒子說,想唸書就唸,這個錢爸爸出,爸爸只希望有足夠的教育可以找到一個工作讓你可以養活自己,爸爸也不奢望你養我了(所以功成名就就更不用說了),你可以照顧好自己就好了。

想到這裡,我真的也只是另一朵溫室裡的花朵吧,雖然一直以為自己是雜草本色(還被花小說是蟑螂小強),不過我也沒真的經歷過什麼外面的大風雨,最多是溫室漏水的一些小水滴而已,然後自以為很強壯,可以被移植到溫室外。說遺憾有沒有?當然了,18歲想做的事在28歲、38歲的時候做意義就大不一樣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leepygir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