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ywhere But Here是幾年前的電影了,翻舊CD時看到那年生日強迫同事送我的電影原聲帶,想到當初看這部電影的震撼。由蘇珊莎蘭登和娜塔莉波曼主演,應該算是女性電影吧,整張原聲帶幾乎都由女性歌手擔綱演出。

  當初跑去電影院看這部電影的原因,是對電影的主題很有興趣,又想到是蘇珊莎蘭登和娜塔莉波曼的聯手演出,雖然幾個看過的人都跟我說蠻沉悶的,還是堅持己見的跑去看了!這部電影給我很大的震撼,大部分的原因是他的主題。不要問我這部片裡面的演員演技如何,因為我唯一注意到的是娜塔莉波曼不再是跟在尚雷諾身邊要學當殺手的小女孩了。不大記得電影裡的橋段了,但是對電影主題的深刻印象很難忘。

  Anywhere But Here這部電影中文翻成「管到太平洋(??)」,不知道是哪個天才翻的。不過看原來英文的片名也知道,這是一部有關於「離開」的電影。電影裡的媽媽使盡一切方法想要離開原來生長的小鎮,女兒想要留下,不過她想要留下的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她想要離開她的母親。兩個人都想要離開,但是有不同的目的地,對事情的看法南轅北轍,再加上個性上的差異,組成了這部電影。

  現在回想起來,當初會這麼想看這部電影的原因,是因為我潛意識裡也有想要離開的念頭。想要離開的原因沒有電影中娜塔莉波曼那麼戲劇化,被媽媽一路拖到比佛利山去實現媽媽想當星媽的夢想。說是離開不如說是想要成為一個完全獨立的個體,想要擺脫一切的過去和牽絆,離開是最簡單的方式。離開的另一部分是想要去找更大世界。

  電影看到後來,能夠體會電影裡的蘇珊莎蘭登,害怕一輩子被埋在從小生長的小鎮中,緊抓著所有能把自己留在大城市的可能,在海灘上招搖,和有錢人約會,讓女兒去參加演員徵選等等。一再的失敗(或許是一開始就知道),她所剩下也只有她的女兒而已,原來的媽媽只想讓女兒擁有她之前所沒有辦法達到的明星夢和大城市五光十色的生活,到最後她卻害怕她的女兒離開她(就像她離開她的媽媽一般)。

  反觀娜塔莉波曼,我從來不覺得她是想要小鎮生活,比較正確的說法是,她想要穩定的生活,而不是一個小鐵盒子的回憶而已。當她看到媽媽不在乎別人的眼光,只想過自己的生活時,她卻無法不在意小鎮裡其他人(包括親戚們)把她媽媽(連帶她)當異類的眼光。她只知道,她不要像她媽媽。直到後來,她才發現她媽媽想盡辦法要逃避,正如她想離開她媽媽一樣。電影名稱Anywhere But Here算是娜塔莉波曼角色的心聲,不過哪裡都好,只要離開媽媽就行。當媽媽(同時帶著或說逼著她)搬到一輩子夢想住的加州時,她拼命的申請東岸的大學。Anywhere But Here也是媽媽的心聲,她想要一個生活,真正的生活,而不是平凡的老死在出生的小鎮。像是在American Beauty電影裡Mena說的,她最怕的一件事是Being Ordinary。

  順道提一下原聲帶,很可怕的陣容。有k d Lang寫兼唱的主題曲,還有Lisa Loeb、Carly Simon、Sarah McLachlan等等。原聲帶裡的歌一聽就知道是為這個故事量身打造的。主題曲是由全能的k d Lang寫的,一開始就點出媽媽角色下定決心不在讓她的夢想逝去,不顧一切要開始自己想要的生活。Lisa Loeb的I Wish卻是代表女兒的想法,只是想要一個小小的地方,但是是屬於自己的地方,想要一個可以脫離媽媽的地方。

  澳洲的創作歌手Marie Wilson(我不認識她,這句話是簡介上抄來的)寫了首Free,想要找到自己歸屬的地方,誰都不能阻擋,只是想要自由,能找到我自己的路的自由。Carly Simon帶著女兒也唱了首Amity,不過電影中的母女沒像她們這麼平和和相親相愛,至少在一開始的時候沒有。不過這首歌讓我想到在電影裡,她們母女其實是互相需要的,誰也丟不下誰,媽媽追尋明星夢,女兒覺得有責任(雖然厭惡)照顧過度天真的媽媽。原聲帶裡我最喜歡的一首歌是Sarah McLachlan的Ice Cream,很簡單的伴奏加上很簡單的旋律和歌詞,但是卻是一首很好聽的歌。

  娜塔莉波曼在最後終於發現,她一直想逃離她母親的行為其實正如她母親之前所做的,其實她們兩個人在本質上是相似的。談到逃離,另一個跑進我腦海的人物是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裡面的Sabina。為什麼?下次再說吧,等不及的自己去看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leepygir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